《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(2023—2035年)》 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、国家能源局、国家标准委印发,该方案于2023年8月发布 。
目标定位:旨在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,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,通过完善高效协同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,推动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。8大新兴产业: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绿色环保、民用航空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新兴产业;9大未来产业:元宇宙、脑机接口、量子信息、人形机器人、生成式人工智能、生物制造、未来显示、未来网络、新型储能等9大未来产业 。

基本原则:坚持创新引领、应用带动、系统布局、工程推进和开放合作 主要目标:到2025年,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,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加快形成。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%以上,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,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00项以上 。保障措施:加强组织领导、加大资源投入、动态考核评估、健全人才队伍、注重宣传激励等 。对于传统行业(如建筑工程服务行业),该方案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:技术创新:传统行业可以通过与新技术的融合,如BIM(建筑信息模型)技术、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等,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。标准引领:随着新产业标准的建立,传统行业可以参与到标准化过程中,通过制定或遵循新的行业标准,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。产业升级:新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带动传统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,促进整个行业的现代化和绿色化。国际合作:新产业标准的国际化将为传统行业提供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,拓展国际市场。

技术适应:传统行业需要适应和掌握新技术,这可能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。标准制定:在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,传统行业需要积极参与,以确保其利益和需求得到体现。市场竞争:新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引入新的竞争对手,传统行业需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。资源配置: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如何平衡新旧产业的发展,合理分配资源,是传统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。环境适应:随着新产业的发展,相关的环境政策和法规也可能发生变化,传统行业需要适应这些变化,确保合规经营。

综上所述,《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》为传统行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遇,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,需要行业内外共同努力,以实现可持续发展。